【实用】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荟萃库 人气:7.34K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1

重视积累,提升素养。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在理解课文后我及时指导学生积累美言佳句,如:在美丽的语言熏陶下及时出示背诵提示,在学生感情投入的状况下是很容易背下来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不需要多少时间,学生都能在提示下流利的背诵出文字。这篇课文还是一篇很好的习作示范,所以在总结了作者的写作特点、方法后我出示了“习作小窍门”,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课下“作业超市”中也设置了“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无论是从语言的“纳”还是“吐”我都注意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真正做到了“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正因为有课前的周密预设才获得了课堂上可贵的动态生成,孩子们在课堂上学的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尽管如此,课堂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模式化的方式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继续在探索研究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祝愿语文教学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2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美丽的小兴安岭》词藻华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小兴安岭的魅力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要让学生体会到,必须创设美的课堂。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我集中指导学习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而抓住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二课时通过看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请学生真正走进小兴安岭观赏。深入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与富饶。播放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导发现,小兴安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动静结合。学生再次朗读每一自然段。情感升华到极点。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振。接下来让学生想:“小兴安岭的四季再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文中一句话说。这样,很巧妙的将第六自然段如入课文中。这样一来让学生带着这个大问题阅读,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归到这个主要问题上来,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阅读各个部分的`过程中,我先集中指导阅读“春天”这一段,学完后总结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夏天、秋天、冬天三段,因为这三段的结构特点如同“春天”段,这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落到了实处。从教学反馈,看学生能够自学,且自学效果很好。自学卡片内容填写正确率较高)然后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在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的过程中,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学生不仅能读出形、也能读出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表情朗读中得到落实。最后让学生又一次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这对才开始学习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最直观的写作指导。就这样,让学生一课一段,就不愁掌握不好语文这一“工具”。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3

授之以渔、自主探究。“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此为本,在上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学生,反复揣摩后决定采用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去领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有得有失,撷取点滴如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图像、声音很感兴趣,我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课盛满了美的因素,装载了美的语言。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课件中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如多姿多彩的景色画面展示时,我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聆听孩子的心声,从他们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中我感觉到他们已经融入了课文,从入情入境的感受美、品悟美到发自内心的热爱美,进而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使情感目标落到了实处;结课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视频演示伴着柔和美妙的音乐,加上教师及学生动情的旁白真实的再现了课文内容,既在整体感知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再次用美景感染了学生,使他们感情得到了升化。总之在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下,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先教后放,循序渐进。

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如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然后放手学生自学其余段落,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赏析;最后教师来个总结。先教后放环节清晰,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实现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4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通过描写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之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欣赏美和理解情这两个方面。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在教学之初我就把孩子带入到情境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玩好吗?请同学们,系好安全带小火车马上就要开动了。(师演示课件)转眼之间,我们就已经到了小兴安岭了,你觉得小兴安岭怎么样?”(生纷纷发言:小兴安岭非常美!景色优美!………)这样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更快的进入课文,与文章融为一体,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了基础。

2、然后,我让学生画出在小兴安岭中,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同位之间说说为什么觉得美?并读一读。

3、学生说到哪个地方,我就抓住着重讲这一部分。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这一部分美?并随时指导朗读。而且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美呢?逐渐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效果很好。

4、在教学完课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把小兴安岭写得这么美呢?他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写的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都积极思考并互相讨论。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就要有证据,从课文中找到证据这才是最棒的!

5、最后,同学们都认为作者是非常喜爱小兴安岭的。并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现作者感情语句,并感情朗读了一下。

在现在的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美感教育。我认为语文这门课的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用汉语,更应该让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赏美。以上是我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几点浅薄的看法,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多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篇5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激发起他们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

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了生机,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1)初读。让学生读这一段,说说你喜欢春天的什么?学生浅谈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并接着进行朗读。学生说喜欢小鹿的可爱,喜欢流水的声音,喜欢看万物发芽、鲜花盛开。在这层,让学生初步感受美。

(2)请学生用手里的画笔把眼中的小兴安岭的春天画下来。简单描述。在这层,让学生体会到万物苏醒、生长得很快。到处都有生命的足迹。结合着画,再把你眼中的小兴安岭的美读一读。学生心中的美升华了。

(3)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请学生真正走进小兴安岭观赏。放剪辑的录像,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发现,小兴安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漂亮的小鹿喝水、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听觉上的美(雪水融化的声音,流水的淙淙声)动静结合,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

配合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再次读这一段。情感升华到极点。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充满了美的旋律。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放飞情感,情中诵读,读中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