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集合七篇

荟萃库 人气:1.55W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集合七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现状分析:

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每周二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教材的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三、学期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家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呼劳动技能。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并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主要措施和方法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

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内容来自]

5、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五、教学安排

周次内容

第一、二周《我背上了新书包》

第三周《我们的校园》

第四周《新朋友新伙伴》

第五周《校园铃声》

第六、七周《平安回家》

第八周《我们的国庆节》

第九周《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第十一周《和钟姐姐交朋友》

第十二周《我很整洁》

第十三周《我会好好地吃》

第十四、五周《我自己会整理》

第十六周《看我多精神》

第十七周《新年好》

第十八周《欢欢喜喜过春节

第十九周《我家大团圆》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3

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 “ 给小朋友的话 ” ,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 我 ―― 你 ” 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 1 )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近,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3 )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 “ 成长乐园 ”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 4 )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二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经过一年级的过度,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间里尝试独立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主题单元。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科书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知道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科书还试图以社会技能、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

第一单元“难忘的假期”共 4 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同时,对学生专门的安全教育,与这一阶段儿童独立活动空间扩大、时间延长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单元“我是中国人”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我们的祖国,以中秋节、国庆节为中介,将学生融入祖国大家庭,融入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过度之中。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解祖国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并激发热爱生活之情。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是继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之后又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初步领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培养学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单元“你·我·他”的教学肢体是群体生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指导,单元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两条轴线组织素材,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宽容地对待他人,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

这四个单元从儿童生活的学校、家庭、社区等主要空间出发并向祖国、世界延伸,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难忘的假期”);愉快积极、负责人有爱心(“我是中国人”“你·我·他”);动脑筋有创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时进行其他射干货主题教育。

二、学期教学目标

1 、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并喜爱秋天的独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

2 、行为和习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选择生活和学习物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能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习。

3 、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习自我评点,学习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习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习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习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习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集体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重点 :

1 、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

2 、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 、学习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习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习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习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 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难点 :

1 、 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 、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 、提高四个意识

( 1 )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 2 )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 3 )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 4 )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2 、做到四个尊重

( 1 )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习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 2 )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习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 宽容的课堂学习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 3 )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 4 )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统一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 、实现四个转变

( 1 )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 2 )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 “ 我问你答 ” 。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3 )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 4 )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4 、体现四个互动

( 1 )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 2 )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 3 )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 4 )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五、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1 预备周

2 《暑假中的一天》 2 课 时

3 《暑假的外出》 2 课 时

4 《假期安全真重要》 2 课 时

5 《夸夸我的假期生活》 2 课 时

6 国庆节放假

7 《中秋节》 2 课 时

8 《国庆节》 2 课 时

9 继《国庆节》 1 课 时 机动 1 课时

10 《我爱您,祖国》 2 课时

11 《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2 课 时

12 《炎黄子孙》 2 课 时

13 《我爱秋天》 2 课 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4

一、班级情况简介

202班,班主任zz老师。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4人。该班是z老师从一年级直接带上来的一个班级,平时,肖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非常认真。所以该班学风好,班风正,学生纪律性强,学习自觉性强。从第一周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能积极动脑,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不多,个别学生小动作比较多,注意力不能保持,需要教师时时进行组织教学。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共有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自己拿主意,共三课。第二单元:献出我们的爱,共三课。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共三课。第四单元:你好,祖国妈妈,共三课。第五单元:愉快的收获,共三课。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拿主意,自信,自己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帮帮有困难的人的积极情感;在大自然中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研究的能力;热爱祖国和人民英雄的积极情感;体会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不断成熟,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使学生在伴随年龄的增长的同时,能力,情感也不断发展和丰富。

三、教法透析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是新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教材编写内容,大多以第一人称,让学生自己看书后,从中获得知识,悟出其中的道理。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者。书中有丰富的图片资料,并附以文字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地加以利用,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品德行为实际,引导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不能离开品德课教学的初衷,为考试而教。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自学辅导法、讨论法、实践法、个案剖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提高教育效果的措施

1、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择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2、课堂上,以学生自读悟理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获得书中的知识,引导学生行为的变化。(编辑:http:///)

3、搞好组织教学,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教学中加强针对性。

5、作业以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情况为重点。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至三周:第一单元

第四至六周:第二单元

第七至九周:第三单元

第十至十二周:第四单元

第十三至十五周:第五单元

第十六至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质量检测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5

第一单元教学要求

1、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2、 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下和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

3、 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 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5、 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乐于帮助他人。

6、 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7、 初步认识规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8、 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第二单元教学要求

1、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2、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 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4、 爱护花草树木。

5、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6、 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7、 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8、 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9、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教学要求

1、 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4、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5、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 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7、 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8、 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运用。

9、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第四单元教学要求

1、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2、 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3、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5、 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6、 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7、 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人和残疾人。

8、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6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共有 学生104人, 其中男生54人,女50人。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在与上册教材衔接的基础上,同样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即从新年新学期开始,经历春天、儿童节,一直到期末准备上二年级,迎接暑假生活的到来。五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小精灵”,提示活动要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单元一《新学期,你好》主题一 《寒假生活交流会》

主题二 《春节知多少》

主题三 《新的学期新的我》

单元二《春天来了》主题一 《春天在哪里》

主题二 《我们播种春天》

主题三 《和春风一起玩》

主题四 《春天的盛会》

单元三《欢乐总动员》主题一 《“六一”大策划》

主题二 《“六一”大行动》

主题三 《开心“六一”》

单元四 《我要上二年级了》主题一 《我的这一年》

主题二 《二年级生活怎么样》

单元五 《暑假来了》主题一 《怎样过暑假》

主题二 《健康、安全要牢记》

附页 《废旧物品用处大》废瓶、空罐、废纸、塑料泡沫、

废纸盒等的利用

四、采取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新学期,你好 6课时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7课时

第三单元 欢乐总动员 6课时

第四单元 我要上二年级了 4课时

第五单元 暑假来了 4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7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 个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 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