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荟萃库 人气:1.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1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 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2.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请写出竹林七贤中其他任意两人的名字。(2分)

3.下列哪一个成语故事不是出自《庄子》?( )(3分)

A.南柯一梦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望洋兴叹

4.为何向秀、郭象的两种《庄子》注本内容基本一致?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

1.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3分)

2.嵇康、阮籍、山涛、刘伶、王戎、阮咸(写出任意两人得2分,有错字不得分)

3.A(3分)

4.郭象见向秀注本未在世流传,便窃为己用。仅自注《秋水》《至乐》,改注《马蹄》, 余篇修订文句。后来向秀释义副本出现,所以两种注本内容基本一致。(2分)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2

魏武①尝过曹娥②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③”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④’。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⑤三十里。”

【注】①魏武:即魏武帝曹操。②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最后也投江而死。当地县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写碑文,这就是曹娥碑。汉末蔡邕又在碑背上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③齑臼:捣制细末状腌菜的器具。④辤:“辤”字是“辞”的异体字。⑤觉:通“较”,相差,相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魏武尝过曹娥碑下_________

②题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魏武谓修曰_______________

④待我思之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此短文后,你觉得曹操和杨修两人,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短文写出你对其中一人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曾经

②写

③告诉

④它,代碑背所题的八个字的意思

2.我的才华比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

3.示例:杨修能立刻明白碑背八个字的意思,并干脆有力地回答曹操:“解。”可见杨修才思敏捷,但锋芒毕露;曹操不明白字义,便问杨修,但让杨修暂不说明,后又感叹自己才不如他,可见曹操能够赏识人才,承认差距,但也带有嫉妒之意。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 )笃( )恸( )舆( )

2.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 )

子敬素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此乃英雄也( )

3.翻译句子。

(1)语时了不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_________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óu dǔ tng yú

2.都、(病)重;一向,向来;为什么、总竟;是

3.(1)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2)就要轿子来去看丧事;

(3)一直走进去会在灵床上;

(4)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4.兄弟之情 《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这个故事表现了曹操过人的气质和才能,也把他极度的自私、猜疑和狠毒的个性特征深刻地揭示出来。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4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3分)

【小题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3分)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B

【小题3】略

【小题4】借用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小题5】(1)机智、聪明,头脑灵活、能言善辩

(2)守信、明礼、为人处世得体(意近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1)期根据语境意思为约定,不能理解为期限、时期等意思;

(2)不根据语境意思为与在相对;

(3)顾在此为动词,意思为转头看;

(4)引在此意思为拉,不能理解其他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A、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蛤蟆;C、助词,无意思;D、结构助词,的。例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根据题意,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能力。

点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很丰富,比如:一、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二、作代词用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此句时,注意期是约定的意思,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离开的意思,翻译时,还要补出主语陈太丘,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面对袁公的咄人之词,陈元方巧用典故,表明父亲和袁公不好互相仿效,各有特色,这样的回答,即体现了本人的善辩的才能,又能尊重袁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先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人物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元方的回答体现的巧妙之处。如: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其答话技巧的。

【小题5】试题分析: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分析出其是一个守信、明礼的人;根据用典故巧妙的回答了袁公分析出他是一个机智、聪明、善辩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围绕这个人写的那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5

阅读分析。

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①友人语巨伯曰(语: )

②吾今死矣,子可去(子: )

③败义以求生(败: )

④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_________________,特定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4、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1、①对……说②您,对对方的尊称③正义④放弃

2、①为了活命而不顾道义,难道是我荀巨伯应当做的吗?

②你是什么汉子,竟敢独自留下?

③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

3、探病访友;胡人入侵

4、不肯“败义而求生”

5、遂班军而还。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6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告诉。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⑴甚以为忿( )

⑵家人咸以惊骇( )

⑶云是变怪( )

⑷果如之( )

2、“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A、何陋之有

B、录毕,走送之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很、非常、十分⑵都⑶说⑷果然、果真

2、B

3、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4、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