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

荟萃库 人气:1.13W

《滕王阁序》是王勃的创作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抒发他的感慨情怀。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一、知识背景介绍

1、江南三大名楼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蓬莱阁(山东):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清·陈葆光

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岳阳楼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黄鹤楼名联: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滕王阁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绍作者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3、作序的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三、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全文是典型的辞赋体结构,可以明显划分为“景”与“情”两大板块:

从秋之美景到人之心境的触景生情。

七段紧扣文题展开。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早给骈文特点作了总结说:“铺采离文,体物写志”,即写景抒情,借物言志。

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写景、抒情。该怎么分?

1—3段:描写滕王阁美景;

4—7段:抒写人生感概。

四、整体把握全文思路框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地灵人杰。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山川胜景,如诗如画。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叹知己难遇,盼举荐提携。

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

‘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

‘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

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句,‘俊彩星驰’呼应‘物华’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多层渲染,以壮文气。

‘都督阎公’句以下开始具体地写(主宾盛宴)。

第二部分: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山川胜景,如诗如画。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

‘俨骖马非’四语写自己来到滕王阁;

‘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

‘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

①色彩变化之美;②远近错落之美;③上下浑成之美;④虚实相映之美。

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第三部分: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

‘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紧相承抒发身世之感。

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叹知己难遇,盼举荐提携。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解说: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据,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会遇到种种困难。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端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精加工‘,也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环节。只要真正理解了,背诵就会迎刃而解。)

五、赏析情感

1、溢美之辞是本文的一个幌子

在那样的场合,王勃是不可能提起笔来就大发其牢骚的,既有失身份,也不得众宾爱悦。“人情练达即文章”,王勃的前半篇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应景,说白一点,就是让大家高兴。阎某人重修滕王阁,至少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洪州物阜民丰、太平乐业的政治,而集会群英,自然是一种标榜。王勃清楚地了解这种心理,就在文章中大下溢美之辞。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人烟繁盛,祥和富庶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

“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腾蛟起凤”

——面对人才辈出,贤士如云的洪州,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百姓乐业,天清气净的风俗画卷。

2、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文章的本质

文章的原题是《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在自己的锦绣文章的关键之处用“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一语转入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绘中来。

A、宇宙没有穷尽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据说,王勃曾撰《周易发挥》五卷,对历算尤其精通,曾作《大唐千岁历》。这两个句子表明他深受术数之学的影响,从而造成他内心的悲凉。

B、人生难免失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孤独无依中的悲凉心境彻底透露出来。举目无亲,无人理解,这种感受岂止一天两天?

C、壮志难酬的痛苦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有怀投笔”却“无路请缨”,——两句话说尽了壮志难酬的痛苦。

他一方面只能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不得志而叹息,另一方面,又只能以孟尝,或者把自己比作涸辙之鱼以强作乐观开朗,或者以“酌贪泉”而仍然能够保持纯正本色来自勉。这是多么无奈和痛苦啊!

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自己的痛苦隐得更深,带着满脸欢笑说自己“喜托龙门”,说阎某人是自己的知音,“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作序,可谓曲尽衷肠。

抒身处逆境而自强振作的情感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抒发怀才不遇、愤懑悲凉的感情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六、赏析特色——写法探究

(一)、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

作者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潦水尽而寒潭清”,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二)、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抒发自己复杂情感。

1、工整的对偶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加强论证,叙事抒情,而运用的手法却有所不同。有明用,有暗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第二篇: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要求学生理解和积累掌握“故、尽、即、胜、幸、且、矣”等多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骈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教师诵读指导使学生熟读成诵,通过学生研读和讨论,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文章的感情,初步感受骈体文的文采和音韵之美,理解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和不平及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意义和用法,体悟辞采典雅华美的特点并能熟读成诵当为重点,同时理解把握作者失意而不失志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典故的作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认知、情趣导入

在江南,有中国古代的三大名楼,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三首诗描写的分别是哪座名楼?

出示诗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赌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的风采

二、指导诵读,初步感受

朗读是学习感悟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语感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教师提示:

1、疑难字音

轸zhěn瓯ǒu隍huáng  棨qí 戟jǐ   懿yì 襜zhàn 潦lǎo 俨yán 骖 cān  騑fēi  凫fú 闼tà 甍méng 舸gě   舳zhú 鹜wù 蠡lǐ  遄chuán   睢suí 睇dì 眄 miǎn 阍hūn  舛chuǎn 赊shē   悫què   簪zàn 笏hù   叨tāo

2、节奏划分示例: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如,豫章/古郡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都督/阎公/之雅望

三、自主探究,积累理解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研读探讨归纳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教师边巡视边解答疑难字句

1、词类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流星一样飞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飞阁翔丹,下临无地: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飞起

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

四美具,二难并:美、难,形容词作名词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使动用法,使……委屈、使……逃匿

2、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

3、多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故、尽、即、胜、数、幸、且、矣等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第一段: 写地理风貌,引宴会人物

第二、三段:摹万千气象,状周围景观

第四、五段:绘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第六、七段:述身世际遇,叹盛宴难再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课后让学生翻译全文并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明确目标

在前一节课疏通文意、初步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写作特色

二、重点研读、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一个词语(兴尽悲来)

2、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写“兴”事写了哪些方面?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示例:

州城形胜

宾主之美

山川之美

登楼之喜

主要手法:记叙(铺陈)、描写

教师小结:文章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又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矿远,市井的繁华,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这一切处处扣住一个“兴”字,洋溢着作者愉悦的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正是在兴致高昂,情绪激动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由喜悦渐生悲慨,作者用了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生之“悲”?用了什么手法?

示例: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时)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玄想宇宙广袤,衬托人生渺小,引发感慨)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怀,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主要手法:抒情、议论

小结:作者纵笔驰骋,抒写个人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之悲,让人心有戚戚焉

4、就文章来看,作者的情感就此悲伤消沉,一蹶不振了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句,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古已有之,今又何伤?)

老当益壮四句,勉励自己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表现了崇高的人生观

贪泉、涸辙句,表明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情怀

北海、东隅、桑榆句,表现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孟尝、阮籍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

班超、宗悫句,表示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这里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化用典故)

小结:作者以古比今,借古写怀,以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用典于一炉,表现了自己仕途失意的困顿与悲伤,却又不失远大的抱负,崇高的志向,乐观的情怀,具有人生的使命感

三、整体归纳、把握特色

示例: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小结:全文以四六句为主,交错运用多种字句的句式,起伏跌宕,节奏分明,自然流畅同时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整齐对偶的句子,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辞采华美,赏心悦目作者更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用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骈赋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的特点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滕王阁序教案的课后阅读同是为集会诗所作的序文《兰亭集序》,思考《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抒发的感慨有什么异同?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州城形胜人生无常,

宾主之美盛衰有时,

兴  记叙(铺陈)、描写 悲抒情、议论、用典

山川之美怀才不遇

登楼之喜济世无门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