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散文诗《题辞》鉴赏

荟萃库 人气:2.99W

鲁迅,原名周树人(公元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吶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和大量杂文。在他众多的文学创作体裁中,尤以小说和杂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是我国散文诗开创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而《野草》成为我国现代散文诗的奠基之作。

《题辞》——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赏析

《题辞》是《野草》收集成书时鲁迅所写的一篇序文,作于1927年4月26日,作者特别注明写作地点是“广州之白云楼”。文章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使得文中没有一般序言的套语,读起来颇有韵味。

鲁迅写这篇《题辞》的时候,距离《野草》的最后一篇《一觉》的完成已经一年多了。鲁迅在这篇《题辞》中抒发了他的满腔悲愤和对国民党黑暗政治势力的强烈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同旧世界彻底决裂、渴望革命新时代迅速来到的心声。

鲁迅在文章开头便说明了他写作《题辞》时的心境。在那个“杀人如草不闻声"的黑暗日子里,革命者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因此才会产生这种压抑的感觉。

在《题辞》中,"地火”象征着革命,鲁迅渴望革命的地火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彻底烧毁罪恶的旧社会,即使自己心爱的“野草”被一同烧尽也不顾惜。关于这个寓意,有人曾问过鲁迅先生,鲁迅竞高兴地说:“你注意到这点,就懂得一半了。”

由于《题辞》里包含着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猛烈批判的火焰,所以它引起了敌人的恐惧和疑虑。《野草》初版时,《题辞》被置于卷首,并在一至六版时都收入了,但在第七版时却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撤了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篇文章在当时所具有的威力。

语言凝炼﹐铿锵有致。起首深警。沉默觉得充实﹐开口感到空虚﹐道出生活中常有而无人道出的体验﹐极富吸引力﹐也透出全文高屋建瓴﹑诡秘玄妙的气势。野草至于 “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于令人寒栗的冷峻中见出无可回避的真实。地火运行一段﹐是抒写重压下人民心声的不朽名句。

其语言的奇丽来自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的敏锐﹑深刻。语意常常一正一反﹐否定复肯定﹐反复无常中直剥出事情隐蔽的根蒂﹐达到现代辩证观和东方智慧的深邃。

更多热门文章:

1.鲁迅的散文集

2.散文美文欣赏——鲁迅

3.鲁迅散文集

4.鲁迅经典散文三篇

5.关于鲁迅的散文名篇(经典)

6.关于鲁迅的散文精选

7.鲁迅散文:求乞者

8.鲁迅散文集

9.鲁迅散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