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赤壁赋》教案5篇

荟萃库 人气:1.59W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赤壁赋》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赤壁赋》教案5篇

《赤壁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文言句式。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3、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学习文言句式。

2、了解情感基调在 主客问答之间的跌宕起伏。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注:①关于乌台诗案 ②此处“赤壁”)

关于乌台诗案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 1079 )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 ( d ǎ n ),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 4 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所以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二)、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二,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和断句并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

A、(因为这是一篇散文赋)“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B、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 xū) 10、酾酒( shī)

2、桂棹( zhào) 11、横槊( shu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 qiáo)4、幽壑( hè) 13、扁舟( piān )5、嫠妇( lí) 14、匏樽( páo) 6、愀然( qiǎo) 15、蜉蝣( fúyó)7、山川相缪( liáo) 16、无尽藏( zàng)8、舳舻千里( zhú lú) 17、狼籍 ( jí)9、旌旗( jīng) 18、枕藉 ( jiè)C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1、分别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单独翻译各节。

2、师提示、纠正、补充、答疑、解释重点字词,疏理文意。

内容详解

前 赤 壁 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作业:熟读课文,以书面形式把课文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一,齐读文章,进入鉴赏。

A、把握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B、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作业:试着背诵课文,并感知苏轼的情怀。

第三课时:

大家一起来背诵《赤壁赋》

一,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1)歌

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打下。)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4)如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

B、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

(5)之

A、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B、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C、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D、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

(6)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动词,形容词词尾。)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C、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7)于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

C、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8)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9)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10)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11)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12)苟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13)虽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2.通假字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尊”同“樽”,酒杯)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同“溯”,逆水而上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可译为“向西,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可译为“向东进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二,句式和修辞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宾后置)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对偶)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介宾后置)

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句式:定语后置)(修辞:对偶)

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修辞:对偶)

⑥客有吹洞萧者(句式:定语后置)

⑦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⑧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修辞:对偶)

记叙夜游赤壁所见之美、所感之快、所闻之妙,引出下文主客问答 ①“何为其然也?”(句式:宾语前置)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动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句式:宾语前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宾后置)

⑤侣鱼虾而友糜鹿(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修辞:对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修辞:对偶)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修辞:对偶)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修辞:对偶)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一)感慨生命短暂,英雄难觅;长江无穷,自然永恒(悲观消沉的人生观)

①而又何羡乎?(句式:宾语前置、反问)

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修辞:对偶)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介宾后置)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句间关系:假设)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二)物与我皆无尽也,何羡之有;

清风明月用之不竭为我共食,其乐融融

(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三,[小结]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延伸: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3、课外阅读作家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分析“东坡境界”。

《赤壁赋》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 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 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 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 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 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 学习第一段

1 抽读第一段,正音。

2 全体朗读一遍。

3 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 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 学习第二段

1 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 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 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 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六) 小结两段

(七) 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 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 组织朗读。

① 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 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 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 学生自读三遍。

3 组织背诵。

① 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 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 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 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八) 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 抒情

乐 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赤壁赋》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文章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景?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游景乐(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问理喜(以理警人)

《赤壁赋》教案 篇4

一、导入

师:你了解多少关于苏轼的事。(2分钟)

1、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2、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与黄庭坚齐名,人称“苏黄”

在词的创作上表现更加突出,与辛弃疾一同开创了豪放词风,人称“苏辛”

在散文创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在书画方面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齐名,在当时被称为四大书画家

3、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真可谓是旷世奇才!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位旷世奇才的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请两位学生分别读第一、第二段,教师泛读第三段,全体学生齐读第四、五段。(5分钟)

三、

师:文中提到的赤壁是在宋朝的黄州,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这个地方,本文是苏轼在被贬期间所作。黄州景色优美,有诗云:“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1082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同朋友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写下了这篇《赤壁赋》。那天夜游赤壁时,苏轼的心情如何呢?现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反映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变化的词语,触摸作者的情感流程。

明确:乐甚——愀然——喜笑,喜——悲——喜(3分钟)

四、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

师:作者因何而喜,缘何而悲呢,又为何由悲转喜呢,一切都源于风月。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描写议论,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顺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走进《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1、浏览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写风月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5分钟)

文字赏析后,可全班朗读。

明确:

第(1)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江面多么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补充: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2)段: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第(3)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4)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第(5)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文中所写的有关风月的句子有什么不同?(15分钟)

举例比较不同: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分析:

问:第一句中的月有什么特点,说明作者的心情如何?明确:由景生情。

问:第二句中的月表明客人怎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确:由情入理。

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阴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月又做了怎样的思考?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明确:水月是不值得人羡慕的。

总结:本文最大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

问:那么作者写月是这样的,由景生情,由情入理。那么,写清风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明确:

第一段和第二段关于风月的描写是纯景物描写,并由景生情。

在第一段中几乎都在写风月,展现空阔、瑰奇、壮美的景色,处在如此境界,自然心情舒畅,此处的风月描写乃“乐甚”之由。

在第二段中由于高兴而高歌,故而有了这歌咏风月之辞,江水澄明,月光浮动,面对如此浪漫的良辰美景,难怪东坡会联想到美人,美人比君,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情感也进而由“乐”转“悲”。不想又引出了一段如怨慕,如泣如诉的袅袅之音。

第三段风月的描写激发了联想,并由情入理。

第三段的风月是历史之月,由眼前的风月联想到曹操当年志得意满,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进而想到江水无穷,人生须臾,自己渺如沧海一粟。抒发要摆脱现实,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人生理想。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风月引发了古今人物的对比,宇宙无穷和人生须臾的感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叹息,悲苦和哀怨也便由此引发。

第四段风月的描写阐释哲理。

先是由水月引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由此得出结论,水月是不值得人类羡慕的。

然后苏轼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拥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苏轼在被贬的困境中,并没有心灰意冷,走向消沉,并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可见他旷达的胸怀,乐观的处世态度。

也正是这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让客人“喜而笑”,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点,而是在原来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是大彻大悟的喜悦。

五、结语和作业:

风月引发情思,风月触动心灵,风月激发联想,风月阐释哲理,风月预示人生。风月让整篇文章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有悲、有欢、有喜。“风月”在古代文学作品也是很常见的意象,请同学课后去查找有关“风月”的古代文学作品,并想想这些作品中的“风月”有什么内涵和作用。

板书

赤壁赋

心情变化:乐——悲——乐

写作特点:情景理交融

人生态度:旷达乐观

《赤壁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赤壁赋》教案5。

重点难点

深入挖掘文章深层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仅有文学上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指导诵读:注意感情流露

二、文本探究:

在充分预习并能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初步接触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三、重点分析

1、结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体悟赋的语言特点。

提示:这段文字是充满诗意的神奇之笔,充分体现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赋仍保留且发展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等赋的传统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乐之情历历在目。

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看看本文体物部分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语堂对苏轼有过非常有趣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读了本文,说说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认识。

提示:本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读这篇旷世佳作,我们不能满足于从字句之表象中寻找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应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态志趣。

4、清代方苞读到《赤壁赋》时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遂也。意思是说苏轼此文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没费什么气力,实际却匠心独运,思路缜密。细读此文,品评文章的结构艺术。

提示:结构往往反映出笔者的功力,表现着作者的创新能力。作为赋体游记,在结构上较之普通散文,还是有所区别的。阅读本文,仔细体会作者组织材料、剪裁写作内容的艺术。

5、运用自己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评价苏轼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提示: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倾向,而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消极因素。阅读本文后还可参阅有关资料,对苏轼的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