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千叟宴的历史意义探析论文

荟萃库 人气:5.28K

清代四次千叟宴的举行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均十分显著。

清代千叟宴的历史意义探析论文

首先,皇帝及王公大臣带头,在国家层面上举行宴会,有利于弘扬儒家传统道德,自上而下地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有学者认为,“清代其实是历代最崇儒的王朝”,尤其朝廷提倡孝道,采取了诸多措施。如顺治、康熙两朝撰述《孝经衍义》,并长期以《孝经》的内容命制会试第二场的论题,以昭郑重。康熙九年,圣祖颁布《圣谕十六条》,作为约束民人思想行为的准则,其中将“敦孝悌以重人伦”列为第一条。康乾时期举办千叟宴,并完善了一系列尊老养老礼制,体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对孝道的一种推广和深化。清廷通过这一系列政策,力图强化人们心中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观念,用以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从而巩固统治、维护社会安定。

其次,举办千叟宴有利于提高清朝统治者在广大臣民中的威信。参加宴会的有一些乡野村老,皇帝礼遇他们,他们必然在家乡宣扬朝廷的恩泽,从而在社会下层对国家产生向心力。而参与千叟宴的主体是一些在任或致仕官员及地方士绅,对他们进行礼遇,即是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将尊老的孝道与忠君的臣道结合起来,以培植王朝的忠良之士。在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皇帝为君父,是天下的道德象征。而在儒家文化中,“忠”与“孝”这两种品行也是相互对应,正如《孝经》所言: “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皇帝敬老,臣民仿之而孝父、忠君,则社会得以实现秩序和稳定。

第三,举办千叟宴有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清朝在建国初期,对汉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且受传统儒家“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造成满汉民族矛盾尖锐。意识到这一问题后,统治者及时调整政策,提出“满汉一体”思想,并作出诸多努力,力图弥合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清太宗形象地将满洲、蒙古、汉族三个民族的关系作了一个比喻:“譬诸五味,止用酪则过酸,止用盐则过咸,不堪食矣。唯调和得宜,斯为美耳。”他强调民族的多样性,“调和”各民族利益,调动各民族尤其是汉族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正处于上升时期的清朝的发展。清世祖定鼎中原,君临天下,他自豪地宣称: “历代帝王大率专治汉人,朕兼治满、汉。”为了实现“兼治”,世祖在统治集团内部不断强调: “满汉人民,皆朕赤子。”在践行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清廷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遵循文化治国的方针,大力倡导儒家文化,将之作为所有民族共同的伦理价值及行为准则。千叟宴的举行,既弘扬了“尊老”的社会风尚,同时也加深了满、汉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从而弱化了清初尖锐的满汉民族矛盾,使清朝在中原的统治能长治久安,不致重蹈元朝覆辙。事实证明,清统治者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康熙时的千叟宴是满汉分批、分期举行,而到了乾隆朝,满汉臣民则是共同参宴。

第四,举办千叟宴有利于实现清代边疆大一统,增强民族凝聚力。众所周知,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践行“大一统”的关键时期,王朝前期,诸帝将秦始皇以来的中国统一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观念层面,世祖奉行“满汉一体”治国方略; 圣祖废长城,与蒙古亲善,以“喀尔喀蒙古防备朔方”,破除了两千多年来游牧区与农耕区的界限;世宗撰《大义觉迷录》,力图破除历代“华夷之辨”的落后思想。在实践层面,清代诸帝通过制度建设、武力经营、怀柔边疆等多种方式巩固和完善国家统一,深化民族融合,扩大清朝的疆域。而在诸多民族政策中,清代的“怀柔边疆”政策尤其引人注目,与众不同。“怀柔”,即国家笼络各少数民族,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其归附于中央政权,从而维护国家统一局面,该政策突出反映了清帝的“中外一家”理念。清廷安排部分年老的蒙古王公、回部伯克等少数民族首领参加千叟宴,并加以赏赐,有助于贯彻清廷“理藩”“柔远”之道,增强诸少数民族对清朝统治的认同感,从而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格局。

第五,举办千叟宴有利于扩大清朝在东亚的影响。在古代,中国的综合实力一直在东亚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古语云“天子守在四夷”,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的王朝以一种“天朝上国”的姿态,与周边国家广泛建立起了朝贡宗藩关系。清朝前期,国力强盛,万邦来朝,朝廷与东亚诸多国家建立了宗藩关系。在高宗主持的两次千叟宴会上,朝廷邀请了如朝鲜、暹罗等藩属国的年老使臣入宴,并优加赏赐。这一举措有助于增强清朝作为宗主国的权威,并进一步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第六,举办千叟宴有助于彰显康乾时期的盛世景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康乾盛世时期,国家财力雄厚,国库储备充盈,这为千叟宴的举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安定的社会环境也使得老人能健康长寿。可以说,千叟宴的举行是清代盛世的一个缩影,是其社会繁荣昌盛的集中展示。正如清代宗室昭梿所言:“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实熙朝之盛事也。”康、乾二帝便是通过千叟宴这一平台,展现自己的统治成就,提高朝廷在人民心目中的认同感,彰显清政权执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而进一步巩固统治。在康、雍、乾时期,长寿已经不是梦想,百岁以上的“人瑞”屡屡出现。乾隆五十五年,高宗八十大寿,各省奏请加恩耆老,百岁者竟达百人之多,真有种“举世咸登仁寿”的意味。

清代的尊老敬老制度总结和发展前代经验,成为历代之集大成者,尤其是四次千叟宴的举办,可谓是史无前例的旷世盛典。有学者认为,“老人不仅代表着生命力的旺盛,也象征着国家的长盛不衰,更蕴含着子女的孝敬、家庭的和睦”。而在家国同构的中国,笔者认为,尊老孝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是密不可分。因此,清代以千叟盛宴为代表的尊老礼制,无疑对当今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虽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尊老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其精神却是亘古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