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感遇》朗读

荟萃库 人气:2.04W

导语:对于张九龄的《感遇》,大家可以慢慢品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九龄感遇朗读,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张九龄《感遇》朗读

一、感遇·兰叶春葳蕤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译文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赏析

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

最后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作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清楚,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这里的“草木有本心”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又与“美人折”同意相见。这最后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二、感遇·江南有丹橘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伊:语助词。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荐:进奉意。

树:种植意。

译文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赏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亲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难时,他们都不帮助他。因而感叹道:“虎不善树人。”赵简主道:“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只树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读这首诗我们不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和徇道的艰难。这首待平淡而浑成,短短的篇章中,时时用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而诗的语气却是温雅醇厚,愤怒也罢,哀伤也罢,总不着痕迹,不露圭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首诗作的高明之处,在于抓住了‘丹橘’两字的音哲。唯若此,才可以欣赏到一代名相的哲学智慧,欣赏到一代名相驾驭事务的高超技巧,从中探究出宰相考察人的理论源泉。孔子说:“小人之过必也文。”何谓也?小人的诡异之道,其蛛丝马迹是能够观察到的。何况君子的堂堂之言,岂曰无衣?

政治需要讲究策略,孔子说:“窈窕术御,君子好逑。”敢于‘担当’,此谓‘丹’之哲音一也;崇尚文明之火,此谓‘丹’之哲音二也;敢于‘丹心照汗青’,此谓‘丹’之哲音三也;君子坦荡荡,此谓‘丹’之哲音四也;要做到如上几点,需要策略、智慧、勇气,更需要道德支撑。良好的局面需要从博弈中来,怎样打开世界大同的通道?白居易崇尚孔子的‘执御之道’,他在《琵琶行》中说:“招招惬意错杂弹,大局小局落‘御’畔。”一招一式都蕴涵‘意在笔先’的哲理,善于以‘术’御‘心’,以‘术’御‘行’,以‘术’御‘衅’,以‘术’御‘兴’。荀子说:“擒,取之于‘蓝图’而‘擒’能驾御‘蓝图’;彬彬有礼,是安全的客观需求,但‘刀兵’却含括在‘安全’的哲理里面。木虽然看起来刚直,其神却在柔中;军不见‘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谋略授之以神韵,才倍显其价值;‘经典’只有放在现实中磨练,才会发挥威力,成为利器。君子擅长博弈之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想,没有谁能把‘博弈在橘(局)’解释得如荀子哲文美妙。

易经说:客观规律是支撑宇宙的根本源泉,哲学家面对客观规律总是有敬畏之心的。换句话说,礼崩之下,人类社会就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打击。人要有道德,这是人文客观规律的要求,我们不能把权利当成客观规律来崇拜,因为:权利是表象,权利仅仅是手段、方法,道德才是本源。孔子说:炫耀权利至上的事情都可以容忍,什么不会容忍权利至上?规律不能容忍权利的擅越。全民屈服于权利,规律就惩罚全人类。唯君子能看透这一点,所以,只有君子才有勇气向一切邪恶的权利宣战。

只有君子才有勇气向一切邪恶的权利宣战,这句话需要辨证理解。孔子并不主张愚蠢,孔子在《论语》中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小人非常善于言词的表达,小人善于言词的表达不是没有勇气,也不是没有智慧,小人之所以是小人,主要是缺乏道德操守。小人敢于“火中取‘利’”,其勇气丝毫不逊色于君子的勇气。孔子认识到这种奇妙的社会现象,主张君子言词需要隐讳一点,怎么隐讳?孔子授春秋笔法。张九龄这首诗作,是符合春秋笔法之笔意的上乘佳作。